天色微亮,冬日寒意肆虐,冷雨淅沥,却浇熄不了医护人员的满腔热忱。
整装待发。车厢里打盹,睡意昏沉。突如其来的优雅动听的天籁,纤纤素手,一路柔美的手语和甜美的歌声伴随着欢声笑语,赶跑了瞌睡虫,留下了神采奕奕。
天公不作美,乡亲们出行不便,却依然风雨无阻地来到早早来到义诊现场,静静地等候着。
早已有先遣志工在空地上搭建了一排长长的遮雨棚。他们在雨中搭灶台,灶台外搭起帐篷,简易的厨房响起了锅碗瓢盆的合作曲。
仪式上,硖门乡蓝颜勇乡长动情历数着慈济在这片土地洒下的真善美,感恩慈济、感恩鼎医。他的讲话让大家忘却窗外淅淅沥沥冬雨的寒意,让人从内到外觉得暖融融。
“今天来了十几个专科的专家、主任医生,还有化验室、B超、心电图、药房等,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医院。”在主席台上,吴家宝副书记娓娓道来,“往年义诊天气都不错,这次下着这么大的雨,还担心来参加义诊的乡亲人数会减少,但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还有就是我们的医护同仁也没有因下雨而落下,按时集合在自己的岗位上,而且表现出来的医疗人文和关怀都特别的柔软;很多医生能够很好地转换到关怀志工的角色上,并且做得非常棒,这些都让我非常感动。”
医者仁心菩萨心 医护转换为志工
简单的仪式后,大家各就各位,马上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去。在义诊现场的室外空地上,医护人员担心乡亲们不懂得路线,每隔五六米就安排一位手持伞的关怀组医护在为乡亲指引方向,他们脚泡在水里,全身淋湿了,却依然高举着雨伞搀扶着乡亲们往返于各个诊间。
外科张升雁医师是第4次参加义诊活动,这一次,他摇身一变,成了这次义诊活动中的一名关怀志工。他说:“算是感应到慈济大爱精神的召唤吧,作为鼎医的一份子,我必须来。”他还分享到:“以志工的身份去接触民众,有着一份和在医院上班不同的感受。在这里,可以更近距离地看到患者所承受的疾苦和生活的不易。我们慈济人、鼎医人就花很大的精力、物力走近民众,帮助他们解决病痛。志工和医护们柔软的身段深深感动了我。能够走出医院为患者服务,我感觉非常开心,在这样的一个爱的大家庭,我感受到爱的升华。”
关爱疾苦 拔苦与乐
看诊守候区→导诊分流→诊间看诊,一切都井然有序。诊间条件简陋,仪器设备设施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仿佛穿越到医院建成初始,只能凭借着医护人员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本以为大多数医护人员难免会不适应这样简陋的条件和设备,尤其是第一次参加义诊的医护同仁,未曾想,他们不仅未有半分怨怼,反而从那一张张天使般从容微笑的脸上察觉到的只有自豪与成就感。视、触、叩、听,再简单不过的手势,却能得到精准的判断。
在心内科诊间,汪敬恒副院长操着一口正宗的福鼎方言,耐心地同病人解释和交代了一遍又一遍……等到终于可以停下来喘口气,已是下午一点多了,汪敬恒副院长还未用午饭,却仍有乡亲前来,他也不厌其烦,又重新坐下来耐心诊治。
乡亲郑大昶脑炎损伤神经二十多年,无论言语、行动都多有不便,今天一早就冒雨踩着三轮车来了。看完神经内科看康复科,一门心思希望能得到专业的指导。康复科李求丛医师耐心地倾听他的病情,然后细心地指导他慢慢下蹲、靠着门边练习踢腿、抬脚、伸手……李医师说:“现在的你要像小孩学走路一样,心态要好,不要害怕,只要加强锻炼,持之以恒,一定会逐步恢复正常的!”他一边鼓励一边指导着郑大昶功能锻炼,时不时还开上一两句玩笑。郑大昶兴奋地说:“太感谢医生了!我回去后自己一定要努力,多做活动,早日好起来。”
妇科诊间小而热闹。老义诊张少玉主任一边接诊,一边还要在简易的检查室内进行妇科检查,忙得不可开交。面对许多因看不起病或健康意识淡薄而延误病情的患者,张少玉主任无不担忧地说,许多乡镇都有这样的状况,真希望能够尽早得到改善。
病理科医生缪奎正是今年刚进来的新员工,这是他工作后参加的第一次义诊活动,他说:“一整天,感受到都是满满的爱。这次义诊让我有机会跟我们的病友面对面交流,让我深刻体会到我平常面对的不仅仅是薄薄的一小片病理切片,还有这背后的一个个鲜活的病人,学会了如何在最简陋的实验条件下做到最大化的使用。在以后的日子,我会多参加医院的活动,尤其是这么大型的慈济活动。”
由于下雨,大家就把原计划在室外的健康宣教按科别搬到诊间来,这样既减少了乡亲们在各区域的来回走动次数,而且让等候就诊的乡亲在候诊的同时又能得到适合自身的健康宣教。在各个诊间,护士们细心地宣导民众医学常识,比如注意平常的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乡亲们一片叫好。
义诊环保身心凈 源头清净人平安
慈济人不管走到哪里,总把慈济的人文、环保理念带到哪里,大雨临时将多媒体大教室变成了乡亲义诊等候区,这里是最热闹的地方,团康组的志工们用手语把慈济的“普天三无”传播给乡亲们。更难得的是,将身边的懒人用一次性的用品,用塑料袋的习惯对地球造成的危害等,自编自演成短剧,使人惊醒。一个个故事都告诉大家要爱护地球,给子孙留下一个干净的家园。
乡亲们一边看着台上的表演,窗外的志工在做环保,这让乡亲们感动不已。郑毓秀副乡长幽默地说:“天气太热情了,热泪长流,两个师姐全身湿透捡垃圾,给乡亲们一个清净在源头的榜样。”
午餐时间,在临时搭建的简易厨房里,太姥山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两位工作人员在志工的带领下仔细检查了香积区的各种材料和用具,并签署了食品安全承诺书。
事后,两位工作人员对王念蝉师兄说:“我们今天是过来检查食品安全的,原以为这么大型的活动,你们肯定会用到一些海鲜类的食物,没想到你们全部素食,而且只是简单的煮面而已,那我们就放心了!”
进乡入户去往诊 望闻问切医者心
病患来不了现场,义诊就送到家里。为照顾无法到现场就诊的乡亲,在义诊进行一半的时候,筹备组派出专门人员到村民家中看诊。
斗门村蔡婆婆86岁,已“大小便失禁,双脚不明原因不能走路”多年,这次,当康复科王彬主任和神经内科陈冬良医师走进她家时,她正卧在一张躺椅上。王彬主任尝试着让老人家抬起手臂、双腿,但是老人家关节僵硬,抬得很吃力,一直喊疼。王彬主任告知这是因为长期卧床缺乏锻炼和活动而导致的关节僵硬。她耐心地帮老人家舒活筋骨,并教她儿媳妇专业但简便易学的锻炼方法。临走前还千叮万嘱:“一定要多晒太阳,记得功能锻炼,有需要随时联系!”
88岁的王春娇婆婆乐观可爱,她当时躺在床上,王彬主任和陈冬良医师让她把腿抬高,尝试下床走一走。在众人的搀扶下,老人坐在了椅子上。老人的右手有一年无法活动了,医生说再恢复的可能性极小,所以建议老人把左手训练起来,使之变得听话、灵活一些。王彬主任告诉老人,可以从系扣子、拿筷子、捡黄豆开始,接着捡更小的绿豆,再练习捡大米。过了一会儿,王彬主任又去找来一张纸对折,建议邻居的婆婆和王春娇婆婆互相拉扯,可以练习力量。同时又拿来茶壶和筷子让老人家对着壶嘴投中筷子。在一阵的欢笑与鼓励中,老人家练习得不亦乐乎。
事后,王彬主任分享道:“在平常的工作中,因为病人太多,时间有限,所以无法向往诊这样更深入地去了解患者。和患者多一些亲密接触,更能够去关怀病人,询问的更仔细,感谢慈济人搭起了患者和医生的桥梁。看到这些因病致贫的乡亲,感觉我们更需要去关怀他们。”
神经内科陈冬良医师说:“如果慈济能够和医院联合起来,入户往诊,一定会给乡亲们带来很多的福利,其实有很多病人很需要医生的定期随访,例如瘫痪的病人,卧床无法行动的病人、导尿管病人,我们医生需要动员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义诊结束后,妇产科张少玉主任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则微信:“义诊结束后,几位医师路过瑞云寺,遇一位97岁老尼,精神矍铄,唯诉脚痛难忍,骨科张曦主任仔细探查后,憾未带来药品,灵机一动,用纸巾开一处方,嘱其买来一用,以解燃眉之苦。此种善举,感天动地!却道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感之叹之,故作此小记,为张曦主任点赞!”
(罗爱华 徐本逢 孙小敏 项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