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为夏季常见的急性热病,通常天气闷热、气温过高、体质虚弱、不耐热、劳动强度过大、过度疲劳等都易诱发中暑。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失常或水盐代谢紊乱等因素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有大量出汗、口渴、明显疲劳、四肢乏力、头昏眼花、胸闷、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症状时,为中暑先兆。若伴有发热,体温高于38℃,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或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者,为轻度中暑;若症状不见好转,出现昏迷、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持续高热者,为重症中暑。
一、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二、中暑的中成药治疗
1.内治法
①暑热轻症
人丹:主治由于天气闷热引起的头昏脑涨、胸闷、恶心等症;也可用于晕车、晕船。需要时,每次口含3-5粒,或用温开水送服5-10粒。
无极丹:主治夏季感染暑热,头昏脑涨、心烦、口渴、恶心、呕吐等症;也可用于晕车、晕船。需要时,每次服20粒。
十滴水:主治轻度中暑之头晕、头痛、胸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成人每次10-40滴。
②暑热重症
行军散:主治夏伤暑热而发痧、头昏眼花、胸闷腹痛、上吐下泻等症。成人每次服0.3-0.9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解暑片:原名避瘟丹,主治暑天发痧、腹痛吐泻、头晕、胸闷等症。每次服4-6片(成人量),孕妇忌服。
暑症片:可用于中暑晕厥、牙关紧闭、腹痛吐泻、四肢发麻等症。每次服3片,每日3次口服。中暑晕厥时可将药片研成细粉,用少许吹入鼻孔,使病人打喷嚏以利苏醒,并尽快送医院救治。
玉枢丹(紫鑫锭):适用于中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症。每次1-1.5克,每日1-2次口服。
⒉中成药外治法
风油精:擦于太阳穴和前额上,可治疗因受暑热所引起的头痛;也可用于伤风感冒而引起的头昏头疼。
紫雪散:紫雪散1支,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敷肚脐孔处,用伤湿止痛膏固定,24小时换药1次,一般用药1天体温即可下降至正常范围。适用于中暑发热。
柴胡注射液:将纱布1块用本品浸透,而后取出覆盖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换。或将本品置于滴鼻瓶中滴鼻,每次1-2滴,二侧交替进行,每小时1次,直至体温恢复正常。适用于中暑发热。
玉枢丹:取本品适量研为细末,米醋调匀,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适用于中暑腹痛。
三、中暑的预防
1.躲避烈日:尤其应避免上午10 点到下午16 点这段时间在烈日下行走, 因为这个时间段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 倍! 尤其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 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
2.遮光防护:如打遮阳伞, 戴遮阳帽、太阳镜, 涂抹防晒霜, 准备充足的饮料。需要提醒的是, 即便是身体强健的男士, 也应做好上述防护措施, 至少应该打一把遮阳伞。
3.补充水分: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通常最佳饮水时间是晨起后、上午10时、下午3-4时、晚上就寝前,分别饮1-2杯白开水或含盐饮料(水2~5升加盐20克)。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平时要注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亦可补充水分。
4.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 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 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 既利于工作和学习, 也是预防中暑的好措施。
5.增强营养:营养膳食应是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a 、b1 、b2 和c。平时可多吃番茄汤、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
6.备防暑药: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就可服用所带药品缓解病情。
7.适时查体:提倡每年暑期来临前行健康体检。凡发现有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如何治疗肺结核)、肺气肿、肝肾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重病后恢复期及体弱者, 要增强防护意识,不宜从事高温作业。(富民一区叶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