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传染病: 传染源 传播途经 易感人群 结核杆菌 呼吸道 抵抗力下降
病理特点 : 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
临床表现 : 慢性 午后低热 乏力 盗汗 咳嗽 咯血
流行病学
流行情况:
每年全球有1千万新发患者
约有3百万人死于结核病
二十世纪:结核流行经历3次回升
第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三次;80年代中期-90年代
原因:大量移民
HIV感染
耐多药性结核
当局对结核回升缺乏警惕性
病因—结核菌
特点:
生长缓慢 抗酸性
生存条件 阴湿环境 >5月
灭活 烈日曝晒 2小时
5%~12%来苏 2~12小时
70%酒精 2分钟
煮沸 1分钟
侵袭力
类脂质
单核、上皮样和淋巴细胞→ 结核结节
蛋白质
中性粒细胞和大单核细胞→过敏反应
多糖类
免疫反应
分型
分类:人型 牛型和鼠型
耐药
原始耐药:
基因突变引起自然变异
继发耐药 :
药物诱导变异
原因:治疗不当—联合错误
—剂量不足
—用药不规则
—疗程不足
后果:治疗失败,远期复发。
发 病 机 制
感染原:
排菌患者的痰和未消毒的带菌牛乳
感染途径:
呼吸道:排菌患者的痰
消化道:带菌牛乳
其他:皮肤、泌尿道
易感人群:
抵抗力下降
人体的反应性
免疫力: 自然免疫力—先天免疫 非特异性获得免疫力—感染后获得 特异性感染TB→吞噬细胞吞噬TB→T淋巴细胞致敏→再遇TB→释放淋巴因子→巨噬细胞吞噬细菌→郎汉氏巨细胞和类上皮细胞→结核结节
人体免疫力↓:
A:麻疹、糖尿病、矽肺、AIDS、营养不良、
肿瘤等严重疾病.
B: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
变态反应:
定义 :
结核菌侵入人体4―8周,身体组织对结核
菌及其代谢产物所发生的敏感反应。
作用机制:
T淋巴细胞→释放炎性因子、皮肤反应因子
和淋巴细胞毒素→局部炎症渗出→干酪样
坏死。
变态反应↓:
严重疾病、营养不良
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
初感染和再感染
Koch现象:卡介苗接种的依据
病理
结核病基本病变
渗出:充血 水肿 白细胞浸润
炎症早期,病灶恶化。
增生:大单核细胞吞噬TB—类上皮细胞
—郎汗氏巨细胞—外淋巴细胞吸
附—结核结节
变质:组织凝固性坏死
结核病灶的播散
支气管播散:浸润型肺结核
局 部:结核性胸膜炎
血 行 播 散: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脑、肾、骨、消化道结核等
淋 巴:淋巴结结核
结核病的转归
治愈: 不留任何痕迹
稳定: 纤维条索阴影
钙化灶
纤维干酪灶
空洞愈合
肺结核分型
(Ⅰ)原发型肺结核
部位:上叶底部、中叶或下叶上部
易感人群:
儿童、边缘地区和农村
初次进入城市的成人
X线表现:原发综合征
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Ⅱ)血型播散型结核
病因:
1.原发结核血行播散
2.肺外结核血行播散
分型:
1.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特点:起病急,全身毒血症状重
X线:粟粒 等大 均匀
2.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特点:起病缓慢 全身毒血症状轻
X线:两肺上部大小不一 新旧不一
(Ⅲ)浸润型肺结核
病因:
1.原发病灶进展
2.内源性感染:潜伏病菌重新繁殖
X线:
部位 锁骨上下
早期 片状 絮状阴影 边缘模糊
晚期 空洞 结核球
(Ⅳ)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X线:
厚壁空洞 肺纹理呈垂柳状
纵隔向病侧牵引
毁损肺:肺叶或全肺收缩
人群:老结核患者
(Ⅴ)结核性胸膜炎
症状:早期胸痛 晚期气急
X 线: 早期 无表现
中期 胸腔积液
晚期 胸膜粘连增厚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一)症状
1.全身:午后低热 乏力 纳差 盗汗 体重下降
2.呼吸道:咳嗽 咯血 胸闷 气急
(二)体征
早 期:无症状
病灶增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浊音
毁 损 肺:胸廓塌陷,肋间变窄,
气管移位,叩浊,
健侧有代偿性肺气肿
(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结核菌检查:
痰、胸水
涂片
培养 普通 4—8周
快速 1—2周
PCR法 敏感度高 特异性差
2.影象学检查:
特点:早期发现 病变范围、部位、
性质、发展变化及治疗效果观察。
方法:胸片(P-A,侧位,前弓位),
分层片,CT,MRI。
特点:病变表现不一
新老病灶共存
3.结核菌素试验
OT试验: 结核蛋白
PPD试验: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
PPD试验临床意义:
A:5IU阳性:表示结核感染,不一定患病
B:1IU强阳性: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灶
C:3岁以下5IU强阳性,提示有新近感染
D:PPD阴性:
应除外: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使用者
淋巴细胞免疫缺陷(淋巴瘤、
白血病、结节病、AIDS等)
4.其他检查
ESR 结核抗体—辅助检查
组织活检—确诊
诊 断
(一)明确是否为结核:
临床症状、X线、痰菌检查
临床症状:提示结核可能
X 线: 高度怀疑结核.痰菌检查
明确诊断后,随访病情,
考核疗效。
痰菌检查:诊断依据,
随访病情,考核疗效。
(二) 分 型
1978年: 1998年:
Ⅰ型:原发型肺结核 原发型肺结核
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Ⅲ型:浸润型肺结核 继发型肺结核
Ⅳ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结核型胸膜炎
Ⅴ型:结核性胸膜炎 其它肺外结核
(三)判断肺结核活动性
1.进展期:1)新发现的病变
2)原先病变增多、恶化
3)痰菌转阳
2.好转期:1)病变减少,消失。
2)痰菌转阴。
3.稳定期:1)病变无活动,空洞关闭,
痰菌阴性>6月。
2)空洞存在,痰菌阴性>1年。
(四)诊断举例:
分型 部位、空洞 活动性
浸润型肺结核 上 上O 中 涂(+)进展期.
鉴别诊断
1.肺癌:
Ⅰ型肺结核—周围型肺癌 年龄 全身毒血症状
Ⅱ型肺结核—支气管肺癌 X线 痰细胞学检查
Ⅲ型肺结核—周围型肺癌 组织病理学检查
Ⅳ型肺结核—癌性空洞 PPD试验 抗结核治疗
Ⅴ型肺结核—肺癌胸膜转移 血清CEA、CA153等
肺门LN结核—中央型肺癌
2.肺炎—早期浸润型肺结核(渗出期)
热型,病程,细菌学,
治疗:抗结核有效
3.肺脓肿—浸润型肺结核伴空洞
肺脓肿 结核空洞
热型 高热 午后低热
咳痰 大量脓臭痰 少量咳痰
咯血 少见 1/3患者
病原 细菌 结核菌
治疗 抗细菌有效 抗结核有效
4.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发作期:应除外结核感染
5.支气管扩张
咯血:与干性支扩鉴别
咳痰:与湿性支扩鉴别
支扩 结核
发热 可有可无 午后低热
咳痰 大量脓臭痰 少量咳痰
病原 G+、G-、厌氧 结核菌
6.其他:结节病:PPD试验(-)
并 发 症
1.脓气胸:
胸膜破裂,空气进入胸腔,积液
2.支气管扩张:
气管结构重建
3.肺外结核:
血行、淋巴转移
治疗
药物治疗
原则:
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
疗程:
常规:INH SM PAS 12—18月
短程:INH RFP等 6—9月
药 物
药名 缩写 剂量/日 作用机制 主要副反应
异烟肼 H,INH 0.3 DNA合成 周围神经炎,肝损
利福平 R,RFP 0.45-0.6 mRNA合成 肝损,过敏反应
链霉素 S,SM 0.75 蛋白合成 听力障碍,肾损
吡嗪酰胺Z,PZA 1.5-2.0 酸性杀菌 胃肠道不适,肝损
乙胺丁醇E,EMB 0.75-1.0 RNA合成 视神经炎
对氨水杨P,PAS 8-12 中间代谢 胃肠道不适,肝损酸钠 其他:氟喹酮类
化疗方案
初治:短程—2月强化/4月巩固
以INH RFP为主:
涂阴 连续 2HRZ/4HR
间歇 2H3R3Z3/4H3R3
涂阳 连续 2S(E)HRZ/4HR
间歇 2S3(E3) H3R3Z3/4H3R3
复治:1. 对初治失败 2S3E3H3R3Z3/6H3R3 E3
2.可根据药敏试验明确方案
考核疗效:
痰菌 X线
治疗失败:
化疗方案不合理 细菌耐药
机体免疫低下 未坚持全程用药
预防:
防治系统
发现患者
管理患者:
DOT战略
治疗场所
卡介苗接种:
新生儿
DOTS方案: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 course)
WHO 1979年 坦桑尼亚
1991年 中国
1992年 纽约
DOTS:是一种策略,几乎能使每一例治疗的
结核患者获得治愈.
对 症 治 疗
1.毒血症状:
结核性胸膜炎 强的松 30mg/日
2.咯 血:
抗炎 止血 防止窒息
大咯血处理:体位:少量—健侧卧位
大量—患侧卧位
镇静
药物:立止血、安络血
加压素、普鲁卡因等
小剂量输血
手 术 治 疗
适应证:
1. 大于3cm结核球
2.复治单侧厚壁空洞
3.长期内科治疗无效
4.毁损肺并支扩
5.结核性脓胸或支气管胸膜瘘,
内科治疗无效。
禁忌证:
1.支气管内膜活动性结核
2.不能耐手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