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苦夏的煎熬后,天高云淡的金秋款款而来。在秋季婀娜的脚步中,一些潜伏在美丽的外表下的疾病也悄然而至。为使大家在享受秋高气爽的同时安享健康,专家提醒:这类病主要是气候变化导致,要根据气候变化做好保健防病。
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节,气候特点是初秋湿热较甚;白露后雨水减少,气候干燥,昼热夜凉;寒露后天气很快变冷。由于昼夜温差变大,冷暖多变,许多人很难适应气候的变化,极易发生疾病或引起旧病复发。
一、防感冒传播
秋天气候变化异常,是伤风感冒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当工作环境通风不好时,感冒更容易在办公室之间迅速传播。因此,保持良好通风至关重要;其次,要遵循“春捂秋冻”和“耐寒锻炼从秋始”的规律,体质好的应以轻衣薄衫为主,体质较差的则应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加衣物。
另外,每年10月份前后,是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季节,体质较差或有基础疾病者应积极预防接种。秋天气候干燥要适当多饮水,增强机体代谢。在感冒流行时可用陈醋熏蒸居室,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也有助于感冒预防。
特别提醒:从往年看,部分老年人在感冒初期自行服药,结果用药不当反而使病情加重,来医院时已转成肺炎等并发症,因此老年人患感冒后更要及时就医。
二、防哮喘发作
秋季空气干燥,过敏源较多,极易侵犯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常引发哮喘。由于有哮喘病史的人对大气的温度、湿度等变化极为敏感,而且适应能力弱,极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支气管哮喘。
如果采取相应的进补,可预防或减轻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或发展。下面进补方供选择:贝梨炖猪肺。猪肺250克,川贝10克,雪梨2只,冰糖少许。将雪梨切成数块,猪肺切成片状,与川贝一起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的冰糖,慢熬煮至猪肺熟即可食用。可经常服食。此外,还可服用萝卜炖蜂蜜、老鸭炖冬草等。
特别提醒:有哮喘病史的中老年人应尽量查出可能引起哮喘的致敏原因,尽量避免与致敏物质接触。若已知过敏原因者,更应杜绝接触。
其次,要随气温的变化,及时增添衣服、被褥。还要注意加强营养,重视锻炼身体,积极配合治疗。可采取相应的进补,以预防或减轻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或发展。
三、防心脑血管疾病
秋季天气变凉,由于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因此,心血管病人要坚持服药,坚持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积极防治感冒等,以避免诱发加重心血管疾病。
饮食上,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既可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可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防止进食过饱,晚餐以八分为宜;日间多喝淡茶,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脑力工作繁重者,体育锻炼相对不足,容易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等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的原发疾病。
所以,平时应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所监测,对自己的“生命数据”(如血压、脉搏等)有较好的了解,并注意先兆症状。如发现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四、防慢性支气管炎复发
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室内安静整洁,常开门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18℃20℃,相对湿度在40%50%。慢性支气管炎其中70%是旧病复发者。此类病少则一周半月,多则半月不愈,有旧病者要注意锻炼身体,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要注意保暖防寒,少食辛辣食物,戒烟少酒。
特别提醒:正常人也应适时增减衣服,以防受凉而致病和复发病。
五、消化系统疾病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肠炎、冰箱性肠炎(耶尔细菌肠炎)等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同时秋季也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和适应性随之降低。如果防护不当,不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严重者还会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 不注意讲究饮食卫生的人,有慢性胃肠道疾病者及婴幼儿容易成为易感人群。专家指导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防护:
1、防止腹部受凉。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加衣服,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褥,以防止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疾,还要加强运动锻炼。
2、注意饮食调养。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时定量。同时,还应注意进食时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减轻胃肠负担。
3、讲究心理卫生。要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
4、避免药物刺激。临床实践证明,某些中西药物的刺激,可使溃疡面扩大,病情加重。因此,应禁服强的松、地塞米松、阿司匹林、保泰松、消炎痛、防风、威灵仙等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性的药物。如需要服用这些药物,应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饭后服用,或同时加用治疗胃病的药物。
六、防秋燥、肤损
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滋润,人易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燥症,俗称“秋燥症”。秋燥不仅使人感觉不舒服,而且还会诱发许多感染性疾病,如感冒、疖肿、鼻炎等。因此,秋天必须养阴防燥:第一,少吃过油、过甜、过辣、过咸的东西;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喝甜味饮料。第二,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矿物质的东西,促进排便。因为长期便秘,“火”发不出去,自然灼烧津液了。第三,多运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津液自然充溢。第四,饮食宜偏寒凉,而温热类如羊肉、狗肉、虾、韭菜等少吃为妙。寒凉食物很多,如豆腐、黑豆、梨、银耳、芝麻、百合等等。而秋季大量上市的许多新鲜水果和蔬菜,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滋阴养肺、润燥生津之功效,是秋季养生保健的最佳食品。
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利养阴,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鲜空气,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秋季皮肤水分蒸发加快,外露部分的皮肤因缺水会变得粗糙,弹性变小,严重者会产生皲裂。因此,洗浴不宜用碱性大的用品。要注意皮肤的日常护理,多吃泥鳅、鲥鱼、白鸭肉、花生、红枣、莲子、葡萄、甘蔗、芝麻、核桃、蜂蜜、银耳、梨等食物,能较好地滋润肌肤,美化容貌。
饭后八感觉是疾病征兆
一顿美餐之后,有人甘之如饴,受用异常,可有人却会出现局部的疼、痛、胀,或是泛酸、烧心、嗳气等症状。
可千万别小看这些吃饭时出现的感觉,通过这些蛛丝马迹,没准还能帮你更早地辨别出一些隐藏颇深的疾病呢!
1、进食后不久又感饥饿,上腹时有隐痛,并吐酸水,稍吃些食物这些症状便会有所改善。有这类感觉可能有早期胃炎或胃溃疡存在。
2、吃油腻食物后,感到右上腹胀痛,并放射到右侧肩背部者,很可能患有胆囊炎或胆道疾病。
3、经常食欲不佳,大便稀薄,次数较多,稍吃油腻食物便会腹泻,这是由于胃肠功能减退,可能患有胃肠疾病的缘故。
4、突然感到食欲不振,不思饮食,大庆食油腻,身体倦怠,小腿酸痛无力,尿色如浓茶,眼白发黄者,极有可能患有共同疸型肝炎。
5、食欲良好,但体重却逐渐减轻,并伴有乏力,怕热,多汗,易怒急躁,面红,眼球稍向突出等,要警惕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可能。
6、进食后腹胀加重,平卧后方能减轻,常有嗳气,有时便秘或腹泻,身体较为消瘦者,很可能是胃下垂的表现。
7、食欲旺盛,甚至亢进,越吃越想吃,进食后常感口干,平时饮水多,小便亦多,但体重却不断减轻,这是糖尿病的特有症状。
8、有些人感到吞咽困难,甚至只能喝水或吃稀饭等汤食,有时连咽口水都感到有困难,身体逐渐消瘦,这提示食管癌的可能。
错误坐姿的六点危害
您知道吗?“坐”其实是会致命的!研究显示,每天多坐1小时,6年后将增加11%的死亡风险。现代不少上班族1天中会久坐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除了会提高心血管风险外,还会造成许多肌肉与骨骼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坐”是相当致命的行为,会引发肥胖、糖尿病和脂肪肝疾病的风险。根据报导,虽然某些人认为人体的设计不是用来坐的,但那样的认知并非是事实,因为如果必须坐着,就采用适当的方式,要坐得健康,请记住下例6个原则:
1、时常走动
为确保不会持续坐太久的时间,建议采短暂休息,每次约20~30分钟。最好能起来走动,即使是坐着也可以弯弯腰、抬动肩膀或深呼吸以减轻肌肉紧张,帮助自己适应与恢复工作姿势。
2、勿翘脚
翘脚经常是无意识的举动,虽然可以放松肌肉,但会限制另一条腿的血流量,骨盆重量、重心也会分配到另一条腿,造成脊椎弯曲。专家鼓励人们双脚踝呈交叉,而不是膝盖交叉,这对身体的调整与血流量非常有助益。
3、手臂的姿势
90度或略多的角度是肘部理想的弯曲状态,作环抱自己手臂两侧的动作,可以达到效果。慢性压迫腕部神经会导致腕隧道症候群,而引发手刺痛和疼痛情形,因此建议经常使用键盘的人,调整椅子扶手能帮助改善不适。
4、保持距离与角度
为了减少疲劳,电脑荧幕中间刚好与使用者的下巴呈水平,两者距离保持约14英吋,若把电脑放太远也不适合,因为身体易向前倾,导致脊柱错位。很多人都会把电脑荧幕放在办公桌的位置,导致键盘在正前面,荧幕却在侧边,身体长期这样倾斜和扭曲,会导致椎间盘的问题更加严重。
5、避免身体歪斜
如何看自己坐姿是否正确?可比对开车时的姿势,当坐在驾驶座时,把双手放在大腿上,保持身体没有扭曲、驼背或歪斜;在开车时,我们不会到把头往前倾,伸到挡风玻璃前开车,但奇怪的是,我们却看到许多使用电脑者,出现这样的姿势,短期虽然对身体的影响不明显,但久而久之就会受伤。
6、使用可调节的椅子
专家表示,因为每个人的体型都不同,椅子最好是可以依个人需要的比例和曲线做调整。建议在办公室调整椅子高度,致使双脚能休息平放在地板上,大腿也要与地板和桌面平行,理想的情况是椅背应紧靠背部及保持倾斜90~120度的幅度,在看电脑萤幕时,还需要一个高背椅子来支撑头部和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