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宣教 >> 日常护理 >> 不要冷落了您的耳鼻咽喉

日常护理

不要冷落了您的耳鼻咽喉

发布时间:2012-10-31 〖 字体大小:
资讯概述:

 耳鼻咽喉科成立于1979年,有一支颇具实力的医疗队伍,现有医生8名,其中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4名,技师护士2名。配备有耳鼻喉科综合治疗台、鼻内镜手术系统、电子耳镜、电子鼻咽喉镜、电测听等设备,年门诊量3.6万余人次,手术600余台。

诊疗范围包括,耳鼻咽喉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一些疑难杂症,包括先天性耳前瘘管,急慢性中耳炎,中耳乳突炎、胆脂瘤,耳聋、耳鸣、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腔良恶性肿瘤、鼾症、急慢性扁桃体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以及喉癌前病变、喉恶性肿瘤等耳鼻喉疾病。

开展手术项目有电子耳镜下中耳鼓室探查、乳突根治术、先天耳前瘘管切除术、外耳道良恶性肿瘤切除术、鼻内镜下功能性鼻内窥镜术、鼻息肉切除术、鼻前庭囊肿摘除、鼻中隔矫正、鼻腔及鼻窦良恶性肿瘤切除术、扁桃体切除术、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鼾症)、支撑喉镜下喉部肿瘤切除术等。

科室秉持“人本医疗、尊重生命、守护健康、服务大众”的宗旨,为闽浙边界地区广大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小儿鼾症

小儿鼾症即俗称的小儿打呼噜,是指因部分或完全性上气道阻塞而导致睡眠中出现低氧血症,而致生长发育停滞、心肺功能异常、神经损害、行为异常等临床表现。医学上又称儿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看到孩子夜间打呼噜就认为孩子睡得香甜,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小儿打鼾是一种病态,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祛除致病因素,以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临床表现

1、夜间入睡打鼾、张口呼吸、憋气、睡眠中反复惊醒、肢体翻动等。

2、尿床、夜间多汗、睡姿异常;常爱趴着睡,严重的可以出现趴着撅起屁股头望前探着睡觉。

3、白天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下降,行为改变、认知障碍等。

4、长期发作可有生长发育迟滞、高血压、心脏扩大、右心衰竭及肺心病等体征。

5、有的患儿还可以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等表现。

主要危害

1、导致孩子生长缓慢。鼾症引起睡眠质量下降,势必使生长激素的释放减少,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2、导致孩子智力发育落后。鼾症会使孩子在睡眠中严重缺氧,直接导致脑部发育的供氧不足,将影响到孩子的智力水平。

3、长期张口呼吸影响儿童的面容。儿童在打鼾时由于鼻咽部阻塞、张口呼吸,上下牙齿咬合不正常,久而久之,可出现上牙外凸,嘴唇上翘,脸部拉长,眼神呆滞即所谓的“腺样体面容”。

4、引起渗出性中耳炎 腺样体增生肥大如果堵塞鼻咽侧壁的咽鼓管咽口,则会引起反复的渗出性中耳炎,出现耳闷塞感、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

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是儿童OSAHS最常见的一线治疗方法,有效率达8590% 有研究显示其他方面健康(如单纯鼾症)的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儿童,75%100%的儿童在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后低通气会改善,同时伴随相应症状的消失。 肥胖儿童手术后的长期效果欠满意,但大多数肥胖儿童可通过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得到有效治疗。

中耳炎八大误区

误区一  没有耳痛、耳道流脓,就不是中耳炎   

专家观点:并非所有中耳炎都有耳痛和耳道流脓。

专家分析:中耳炎包括急性、慢性细菌性(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分泌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等类型。耳道溢脓,急性期有耳痛是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分泌性中耳炎一般无耳道流脓症状,也较少出现耳痛,可仅有耳闷、听力下降等问题。部分胆脂瘤型中耳炎也可无耳道流脓症状。   

由于分泌性中耳炎症状轻微,一般不出现耳痛和化脓,故易被漏诊、误诊。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期是分泌性中耳炎的高发期,因为儿童的咽鼓管较平直,鼻咽腔较小,鼻炎鼻窦炎较多见。当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咽鼓管黏膜容易水肿,继发咽鼓管阻塞,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同时,由于儿童一般不会主诉症状,故更易延误治疗。家长若发现孩子在看电视时将声音开得过响,或者在与人交谈时,要求别人讲得响一些等异常情况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误区二   非化脓性中耳炎发病率低、危害小   

专家观点:非化脓性中耳炎的危害不亚于化脓性中耳炎。   

专家分析:非化脓性中耳炎由于症状不明显,常在“不知不觉”中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与“显而易见”的化脓性中耳炎相比,患者的早期就诊率低,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容易发展成慢性中耳炎,危害更大。隐匿性胆脂瘤型中耳炎还会引起面瘫、脑膜炎、脑脓肿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误区三  只要有耳道“出水、流脓”,就是中耳炎

专家观点:耳道“出水、流脓”,原因很多。  

专家分析:除中耳炎外,不少耳科疾病也有“出水”症状。比如外耳道炎,有时可表现为耳道“出水”,伴细菌感染时,会有流脓。其与中耳炎的主要区别是前者鼓膜完整,无穿孔。此外,外耳道毛囊疖肿破溃、外耳道肿瘤继发细菌感染时,也可有流脓的表现。

误区四  耳道流脓时,不宜手术   

专家观点:耳道流脓时手术不影响手术效果。  

专家分析:以前,由于受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大多数慢性中耳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均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若确实需要手术,必须在停止流脓半年以上才能实施,否则会影响手术效果。如今,由于耳科显微技术的发展,反复发作的慢性中耳炎患者即使在化脓期也可以接受手术。

误区五  中耳炎手术可以完全恢复听力并消除耳鸣   专家观点:期望手术后听力马上恢复正常、耳鸣马上消失是不太现实的。

专家分析:中耳炎病程多较漫长,长期的炎性刺激会影响内耳系统,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及耳鸣。中耳炎鼓室成形手术虽可完全清除病灶和重建听骨,但仅能部分或大部分恢复因听骨损害、鼓膜穿孔引起的听力下降,对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无效,也不能直接减轻耳鸣症状。不过,病灶的清除对耳鸣的间接恢复还是有帮助的。

误区六  治疗中耳炎,只要吃抗生素就可以了。

专家观点:抗生素仅是中耳炎的治疗方法之一。

专家分析:这种观点比较片面,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很多。比如,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主要针对病因(如鼻炎、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等)进行治疗,可选用滴鼻剂、中成药、抗生素等药物。急性中耳炎患者除用抗生素外,有耳痛的患者还需要用滴耳剂。慢性中耳乳突炎反复发作者、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应尽早手术。

误区七  中耳炎屡治屡发,无法根治   

专家观点:部分中耳炎可被根治。   

专家分析:中耳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是药物治疗不能彻底清除炎性病灶,鼓膜未修复导致中耳鼓室进水、继发炎症。随着耳科显微技术的发展,部分中耳炎,如慢性中耳乳突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可通过手术达到根治的目的。

误区八  预防中耳炎,只要耳道防水就可以了

专家观点:预防耳道进水仅对鼓膜穿孔者有效。

专家分析:预防耳道进水仅对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者有一定效果,对其他类型的中耳炎效果甚微。比如,分泌性中耳炎和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由于其发生与连通鼻子和耳朵的结构——咽鼓管的阻塞有关,故一切易导致咽鼓管阻塞的疾病均需防治,如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腔肿瘤、儿童增殖体肥大等。另外,感冒鼻塞时尽量不要频繁、用力回吸鼻涕,气压急剧变化(如飞机下降时)时向耳内鼓气、嚼口香糖等,对预防中耳炎的发生也有帮助。

鼻咽癌诊疗及预防

鼻咽癌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常见症状为鼻塞、涕中带血、耳闷堵感、听力下降、复视及头痛等。男性居多,约为女性的两倍,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大多在30-50岁之间。

鼻咽癌的发病除与遗传性因素、EB病毒有关外,还与环境如尘埃、烟雾、化学气体、主被动吸烟有关,中国鼻油和某些传统草药、中国咸鱼和其它中国南方传统食品是重要的潜在的人类鼻咽癌的致癌物。

因鼻咽部位置隐蔽,早期症状复杂,加上患者本人对鼻咽知识的缺乏,很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最为重要。

电子鼻咽纤维镜检查是用一种可弯曲的软性光导纤维镜从鼻腔导入(表面麻醉后),能全面仔细地观察鼻咽部,可行照相、录像及活检,是检查鼻咽部最有效的现代工具。此外辅助检查如淋巴结细胞学穿刺涂片检查、鼻咽脱落细胞学诊断、细针抽吸细胞学(FNA)检查、CT扫描、核磁共振(MRI)检查、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检测等。

预防:

1、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不吃咸鱼及腌制品。如家住疾病高发地区或直系亲属有鼻咽癌病史的应每年定期体检鼻咽部,体检时可以抽血查EB病毒。

2、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就诊不但可以增加治愈率也可以降低医疗费用。

3、应到耳鼻咽喉专科就诊,以防漏诊。

4、确诊鼻咽癌后不应害怕,更不应放弃治疗,对于病者来说,有一颗顽强的心比任何治疗都有效。

5、经常进行转颈运动、叩齿、鼓腮、微笑、张口等锻炼。口干的患者可以采用口含梨片的方法减轻不适。出现放射性咽炎的患者,三餐前和睡前含漱口炎合剂。

6、加强营养,饮食宜清淡、高营养、易消化,少食多餐,并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和环境整洁。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如胡萝卜、白萝卜、番茄、莲藕、柑橘、柠檬、山楂等。

声带息肉

声带息肉十分常见,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长期发声不当、长期不良刺激或慢性炎症有关。主要表现为声嘶,嘶哑程度因息肉大小和部位不同而异,轻者仅有轻微声音改变,重者嘶哑明显甚至发声困难。息肉过大堵塞喉腔,可引起呼吸困难。电子喉镜检查可以确诊。治疗主要以手术摘除为主。

1、声带息肉危害一:癌变率高   

声带息肉的致命杀伤力在于突发癌变。从80-90年代,因形成的声带息肉的性质不同,癌变率逐渐增高。而在癌变中癌变后,许多息肉患者没有不适的感觉,不知不觉发展,不知不觉癌变,这也是息肉最怕的特点。

2、声带息肉危害二:发病率逐渐增高   

声带息肉多为发声不当或过度发声所致,也可为一次强烈发声之后所引起,所以本病多见于职业用 声或过度用声的病人,也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喉炎的各种病因,均可引起声带息肉,特别是长期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有着极其重要的激发因素,此病常见于职业用声者和用声过度的人如大喊大叫,成人儿童均可患病。也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吸烟、内分泌紊乱、变态反应也与本病有关。

3、声带息肉危害三:隐蔽攻击性强

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皆是慢性喉炎的一种类型,其病因与慢性喉炎相同。小结位于双侧声带前、中1/3汇合处灰白色点状突起。息肉多为一侧单发多发,有蒂广基,常呈灰白色半透明样,为红色小突起,有蒂者常随呼吸上下移动,大者阻塞声门发生呼吸困难,影响发音。

治疗

一般治疗:

1、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避免过度用嗓子,在患有急性喉炎、月经期间尤其注意。   

2、举重用力时,切勿屏气过猛过久,以免声带过于紧张用力。   

3、早期患者应严格禁声2-3周,手术治疗后应严格禁声1周,创口恢复后应立即进行发声训练,矫正不正确的发声方法,防止复发。

局部治疗

1.蒸汽或雾化吸入,使用安息香酊、薄荷醑或碘化钾、苏打水治疗。   

2.使用洗必泰或含碘喉片含化。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该病主要的治疗方法,适合于成熟的息肉。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术后禁烟,纠正不良的发音习惯,减少复发。

网站首页 | 版本声明 | 医院简介 | 科室简介 | 专家简介 | 联系我们 | 后台登陆
Copyrights©2014 fdsyy.com 3308维多利亚线路安全 - 维多利亚老品牌vic3308 闽公网安备35098202000084号 闽ICP备05012217号-1
地址:福建省福鼎市古城南路120号
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 技术支持:恒亚网络